一是多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理论。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借鉴哲学、语言学、传播学等多学科方法,廓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基本问题。该书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指导下,从“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,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”的基本观点出发,深入解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语言的关系,认为叙事是一种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。这是因为,人类叙事从来就包含着意识形态,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认知背景下,叙事能以文化、软性方式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,即“叙事+思想政治教育”使抽象复杂的意识形态观念找到有效的话语载体。为此,该书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基础、叙事使命、叙事要求、叙事策略,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创见性著作。
二是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时代使命。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叙事实践。基于新时代视角,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、弘扬中国精神、凝聚中国力量。特别是要讲好中国历史故事、现实故事和发展故事,阐发中国精神、展现中国风貌;要发中华文化之声、中国发展之声、中国和平之声,增强传播意识、提升传播能力;增强精神动力,提供智力支撑,凝聚社会力量。该书尤其针对我国国际传播中面临“有理说不出、说了传不开”的现实困境,强调不断提升叙事能力,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。
三是细致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创新方法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关涉“说什么、对谁说、怎么说”等问题域。为了从话语层面解决这些问题,该书认为运用叙事进行话语创新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。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中,既要多用理论语言,体现理论表述、问题思考、逻辑推理的要求,抓住本质,又要多用群众语言,通俗易懂、瞄准现象,契合群众的水平要求,使思想政治教育吻合民族文化心理特点,不断增强叙事话语的生动性、审美性、感染力。为了说明运用叙事话语的必要性,该书大量引入历史和现实案例,围绕“符号、意义、语境、接受”等基本问题,对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做了细致、有效的解释。
总体看,该书强调以叙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,视角新颖、方法独特,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新路径,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新视野、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新空间,是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的力作。
马明宇:中国足球最应学习德国足球面对逆境时的坚韧******
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 (记者 卢岩卞立群)近日,在中新社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栏目中,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国家队队长马明宇对话德国足球名宿克林斯曼。马明宇表示,中国足球最应该学习德国足球面对逆境时的坚韧。
马明宇认为,德国足球风格务实简练、团队配合严谨、历史积淀深厚,特别是在大赛中,身处逆境时善于打“逆风球”。“追溯到1954年德国队和匈牙利队的比赛,当时后者是夺冠热门。德国队在小组赛阶段3:8失利,差距非常大。在决赛中两队再次相遇,匈牙利开场8分钟就进了两个球,结果德国队3:2反超夺冠,创造了伯尔尼奇迹。”
“时隔20年,德国队与夺冠热门荷兰队在决赛中相遇,也是在荷兰队先进球的情况下,被德国队反超。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中,德国队和法国队在常规时间1:1战平。加时赛阶段法国连入两球,后来鲁梅尼格带伤上阵,德国队奇迹般连入两球扳平比分,最后在点球大战中取胜。”
“所以,德国在踢‘逆风球’方面是有历史的,中国足球最应该向德国足球学习这种坚韧的精神。”马明宇说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